时间:2020-10-17 15:09:12 作者: papercrazy阅读数:3011 次
从标题结构要素的角度来讲,标题应该怎么处理呢?papercrazy在这里给大家提出两个比较通用的使用建议。
建议一:考虑不同期刊对标题的偏好。不同期刊对标题的偏好不同,并不是四要素一定比两要素好,这是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,因此建议大家根据期刊的偏好拟制标题。
建议二:在写作环节把标题四要素写完整。期刊的偏好不同,为何还要提出这样的建议呢? 这是因为:
第一,训练写标题的能力,以应对不同期刊的偏好。比如期刊喜欢四要素齐全的标题,而你可能由于没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,概括不出结论。因此,从写作本身来讲,我们应该进行完整规范的标题写作。
第二,无论期刊的偏好如何,四要素标题比两要素、三要素标题更吸引人。写作时候只考虑自己的论文可能发现不了这一点,但期刊编辑会对同类型论文进行筛选比较,就能够看到其中的区别。当然有的期刊不喜欢明示性的标题,但是四要素齐全的标题更能够达到吸引编辑的效果,这样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,从而提出修改要求逐步实现后面的环节。反过来讲,论文标题如果只有两个要素,那就可能无法通过期刊审稿的第一关。
2、主题、问题、选题、标题,这四者到底是什么关系?如果对选题的三要素、标题的四要素理解到位的话,大概就能知道这四个“题”是什么关系。下面,我们从先后顺序、过程等两个角度来解读。
第一、先后顺序。按照“选题-写作-修改-投稿”这样一个逻辑的先后顺序来看,论文首先要考虑的是主题。主题可以认为是一个研究方向。这里有一个例子:雾霾——“两会”期间雾霾治理效果——效果数据获取及方法——效果总结“雾霾”是我们的研究主题。
主题确定了,就要在此基础上寻找研究问题,也就是“雾霾治理的效果怎么样”。按照选题课程里面的界定,“研究问题”可能是一个疑问,也可能是一个富有新意的切入点。选题的第三个要素“框架”出来后,选题也就出来了。框架包括研究方法、谋篇布局、二级三级小标题等等。虽然到这一步选题还没完成,但我们可以推算出一个结论,假设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什么。比如“雾霾治理的效果怎么样”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假设雾霾治理效果很好,也可以假设治理效果不好。根据已有的文献提出一些假设,到这一步选题就完整了。选题完成之后就要写作,写作完了之后就要修改。在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中,主要是把前面做的选题和写的初稿变成定稿,以及把论文标题确定下来。这是从行动的先后顺序来理解这四个“题”的关系。
第二、从过程的角度来看,我们可以把论文理解成一个大的过程。论文选题、写作、修改的整个过程,其实就是从选题到标题的变化过程。选题是一开始就要做的,标题是最后才要做的。即使编辑都已经决定要用我们的稿件了,还可能让我们继续改标题,甚至拿到编辑部排版的论文清样了,有的作者还在那里改标题。在发表的那一刻之前,标题都可能一直处于动态的优化过程中。
从大的方面讲,从选题到标题的过程就是论文写作与修改的过程。我们还可以换一句话来理解。论文写作与修改的整个过程,就是把选题放大成一篇论文、再把一篇论文缩小成一个标题的过程。这也是很多人觉得论文写作难的一个原因。之所以难,是因为选题只有两三句很简单的话,但我们需要依托这两三句话,硬生生地把它变成一万多字的论文。而且后面还要把这一万多字,再硬生生地压缩成一两句话,这就是我们论文的标题。所以,这个过程的难度是非常大的。
我们再回到前面那个“雾霾”的例子。到了“标题”这个环节,就要做第四个要素——效果总结。这个例子的作者,把“效果”总结成“天空是很蓝,但是有点问题”,“两会”前后相比较,概括出一个词“政治性蓝天”。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标题的第四个要素。
以上,就是papercrazy对论文标题的补充性理解。主要从过程的角度来区分标题与选题、标题与主题、标题与问题,最后从“过程”的角度总结出——整个论文写作过程,就是从标题到选题的过程。
我记得我们的本科毕业可以选择两种毕业考核,一种是毕业设计,这是不用查重的;还有一种是毕业论文,规定是需要通过论文检测系统的查重的。那些需要提交毕业论文的准毕业生们,整天忙于修改论文和降重,却怎么也降不下来。
2023-01-04作为一个曾经写过论文,并且经历过论文查重的人,真的觉的有的时候论文查重,比起论文写作更困难,所以我认为现在更让人痛苦的不是论文写作而是论文查重。
2023-01-04每一位将要写论文的学生,在开始写论文前都要面临一段煎熬而又恐慌的时间,煎熬论文命题的写作,恐慌论文写作的失误以及论文查重时的标红,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,无论你准备的多么充分,都会面临对未知的恐慌,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减轻这种恐慌。
2023-01-03四年的大学时光一闪而过,学生们都觉得时间过得飞快,马上就要毕业了。这个时候既面临着即将要找工作的压力
2023-01-03